在周总理命名的“黑色金子林之乡”,这门手艺传承了上千年!
漆树,一种落叶乔木,漆树干分泌的乳白色树汁便是生漆,又名“国漆”、“大漆”、“土漆”,有天然“涂料之王”之称。漆树主要分布于亚热带温暖湿润地区,在海拔550-2500米的高幅度垂直分布,龙山海拔范围220-1700米,大安、乌鸦、水田坝、猛必、洛塔都十分适合漆树生长,特别是大安乡平均海拔1200米以上,所产生漆质量堪称一流,曾被周恩来总理命名的“黑色金子林之乡”。
生漆是漆树分泌的天然树脂,从漆树中提取生漆的过程谓之割漆。龙山割漆技艺历史悠久,方法简便,但讲究季节的把握和开口的技巧,否则,同样的漆树,提取生漆的产量不一。割漆需要攀爬漆树,从事割漆者需要身体矫健灵活,由于生漆的过敏性,大多数人是不能接触生漆的,只有少数人能从事这种特殊技艺。
割漆工具
龙山割漆技艺所用的材料就是漆树,所用到的工具主要有电筒、草帽、刀子、剐子、蚌壳、竹筒等。
基本技艺
生漆刚从树杆流出来时呈乳白色,与空气接触后氧化变成粟壳色,干后呈褐色, “赛如雪,红似血,黑如铁”,说的就是生漆的变化过程。
割漆对季节是有讲究的,龙山的割漆人小暑开工,寒露收工,因为这段时间天气热,生漆水分少。
当小暑来临,天气连续晴上五天,天还没亮,割漆人穿得严严实实,带着电筒、篮子、竹筒、蚌壳、刀子、剐子等工具上山了。
天刚蒙蒙亮,割漆人用刀子在漆树上每隔80厘米交错割一个月牙形的斜口,口子越往下越宽,以便漆树汁顺着口子流出。在口子的下方,划一道与树杆垂直的细缝,将蚌壳或折叠的树叶插入细缝中,生漆正好流入蚌壳内或折叠树叶里。
割漆人一般都是身体矫健的人,如果漆树太高太大,还要绑上横木才能上下自如;割漆人还要记住所割漆树的方位,放了多少口子等。
一个口子大概两个小时就流完了,为了防止流出的漆汁干涸,在日出之前就必须把漆收完。
收漆的时候,需要用双腿盘住漆树杆,右手拿着清扫漆汁的剐子,时刻等待着准备把留在蚌壳里的漆赶入漆筒;左手的中指、无名指和小指提着漆筒,大拇指和食指固定着蚌壳,好让剐子来清扫。漆筒装满后,可将筒内生漆转入别的密封容器中。
一棵漆树休息七天后,又可在树杆别的地方开口割漆,漆树下刀的方位、刀口的多少,还要看漆树的大小、年龄以及生长的环境等,龙山割漆人对这些知识都了如指掌。
网络图片
新石器时代,我国先民就已经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。1978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7000多年前的髹漆木碗,证明中华民族是最先用漆的民族,是最早掌握割漆技艺的民族。夏商周时期 ,社会大分工直接导致为交换而进行的商品生产的出现和发展,进一步刺激了漆器手工业的发展。
网络图片
春秋战国时期,漆器被广泛用于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,饮食用品中的杯、盘、豆、勺、俎、壶等;日常生活用的奁、盒、几、床、衣箱;武器类的漆弓、漆盾、甲胄及各种兵器的杆、柄、鞘等;乐器中的琴、瑟、鼓、笙;生产工具中常用的工具箱、工具鞘;葬具中的棺、椁以及镇墓兽,此外,还出现了纯艺术形态的漆器工艺品,漆器在上层社会蔚然成风。秦代已经出现了管理官营漆园的法令。
网络图片
西汉时期漆器产量之多、规模之大、应用之广、传播之远已远远超过战国,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漆器就有316件。东汉和隋唐时期,漆工艺成为了人们司空见惯的屋宇丹榻、楼台亭阁、交通工具、木器家具等等的主要装饰、保护手段,生漆在观赏性的纯艺术领域运用甚广。
宋代推光漆的制作和器物的髹涂抛光技术,使得生漆素髹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。明末清初扬州著名漆工江千里所制漆器,驰名当世,有“家家杯盘江千里”之誉。
龙山县是土家族文化的发祥地,世代相传的龙山割漆技艺,继承了先民的传统,彰显土家儿女矫健的体格、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改造自然、创造财富和美感的智慧。
解放前,龙山盛产的生漆和桐油通过酉水河运往常德、汉口等地交换工业品,构成了酉水文化的重要内涵。
民国时期及近现代,以土家族聚居的龙山人民保持着祖先留下的割漆技艺和髹漆工艺。一幢幢土家族吊脚楼、转角楼,涂上生漆和桐油,色泽光亮,防晒、防潮、防虫蛀,住着大气、舒适,百年不用修缮。
土家闺女出嫁,柜子、箱子、盆子、洗衣棒等凡是木质的家具都得刷上生漆,用上几代人,不褪色,不裂缝。用生漆刷棺材,龙山人民保留至今,以示土家族地区的孝道文化传统。
资料来源于县非遗中心
【图片】张远文
【编辑】叶 红 彭 杰
推荐阅读
【牢记殷切嘱托 决战脱贫攻坚】石牌镇三名贫困户主动脱贫的故事
新春总动员:凝心聚力,攻坚克难,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!